翻译学院关于举办第一届山东大学大学生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3-10-13 点击数:


年级、团学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实践创新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经研究制定翻译学院第一届山东大学大学生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通知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实践赋能 融创致新


二、大赛目标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回应时代需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改革,引领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担当“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角色,了解关切国情民情,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探究推动文明传播与互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创新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关注时代的民族的人类的问题,做有理想、敢担当、善实践、能创新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大赛选题

参赛团队应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合理选择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选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考古、教育、财经、物流、语言应用、数字人文、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智慧司法、全球治理、应急管理、社会工作、旅游休闲、融媒体、文化创意、文化传播、体育与健康等。

参赛团队应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想象空间,围绕任一选题开展社会调查、资政研究、创意设计、软硬件开发等实践创新活动,形成相应成果,并撰写实践创新报告。


四、组织形式

本次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院系、年级、学段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由指导教师1-2,负责人1,团队成员2-7(不含负责人)组成。每人限负责一个团队,但可同时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其他团队报名。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各领域需求,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充分展现新文科建设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教育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在创意、想法、思路等方面具有原创性,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六、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928-1025日)

所有参赛团队均需提交:实践创新报告(模板见附件1路演PPT其他有关支撑材料根据团队实际情况以附件形式上报。

以上各项材料均需于1025前以班级为单位报送学院社会实践部,具体收取渠道另行通知。

(二)拓展培训(927日—1020日)

学校将开设“文科实践创新”讲堂,邀请校内外专家及优秀团队围绕实践创新等做拓展培训及经验分享,帮助学生开展实践锻炼和赛事准备,建议我院同学按时观看学习

学院评审(102731日)

学院将对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核,确保项目参赛资料完整、真实。重点从实践、创新、教育、团队、社会价值等多维度对资格审核通过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确定奖项

指导推优(1118日)

学院将推选出参加校赛的优秀团队并对其报告进行指导工作。


七、奖项设置及奖励

(一)大赛设立院级一、二、三等奖,各奖项获奖比例将根据参赛规模实际情况确定。

学院将挑选重点团队进行培育及项目的孵化


、相关要求

1鼓励各团队选题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学、技术、产业、管理的前沿

2、鼓励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选题合作,吸收其他专业学生加入实践课题,且在我院申报参赛的团队,须由我院学生担任队长一职。

3、实践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开发一个功能app调研一个社会问题,设计一款创意产品,完成一次创业计划形成一个解决方案等。

4各团队按时报送电子版材料。(课题/团队负责人所在团支部报送,队员不负责报送,避免重复报送)

5、大赛相关通知将由翻译学院科技实践中心社会实践部进行传达,消息通知将由学院科技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学院科技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发布:a.学院各团支部联络群,b. 翻译学院2023大学生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交流群(群号:830651936);在其他渠道发布的信息请勿轻易相信,避免上当受骗。


中国 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邮编:264209 电话:0631-5688286 Email:sdfyxy@sdu.edu.cn
版权所有 © 2013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