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   

翻译专业2024级团支部举办“译心传承锋范永驻”雷锋月主题团日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翻译专业2024级团支部于3月19日在文学楼410教室及外文楼后花园,开展了锋火相传,青春力行”雷锋月主题团日活动,出席活动的领导老师有:翻译学院党委书记于燕臣、党委副书记常伟东、翻译学院全体辅导员老师及学校后勤处相关领导老师。活动以译心传承·锋范永驻为主题,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将专业特色与雷锋精神深度融合,构建起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创新载体。

支部成员在专业绿化人员指导下,将20株玉兰树苗、10株牡丹花、8株月季植入雷锋林。于燕臣书记指出我们不仅是栽种树木,更是培植扎根奉献的信念。于燕臣、常伟东及各位辅导员与21名团员共同开展“植绿护绿·美化校园行动。于燕臣手持系着红绸的铁锹,为象征精神传承的玉兰树培下第一抔土,这颗树苗将与山大青年共成长,见证山大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这生动诠释了翻译人的奉献精神:既要向上生长成荫,更要向下扎根蓄力。领导老师们亲手栽种的5棵先锋树与学生种植的20棵玉兰树形成矩阵,一把把铁锹向下深挖,挖掘的是山大人的浩然正气,屡屡花香在春风中宛若跳动的精神谱系。

在文学楼410教室的理论学习环节,团支部以解码翻译专业的雷锋精神图谱为主线,构建起具有英语翻译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场域。活动特别设计了《雷锋日记》经典段落双语朗诵环节,让螺丝钉精神在中英双语的诠释中焕发新声。在先辈精神·译路传承篇章中,王梓嫣运用动态对等理论再现雷锋雨夜护送大娘场景,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译为"Devote my limited life to boundless service for the people",通过增译"boundless"强化奉献精神的无界性。对比分析环节,同学们发现许渊冲1979年译本将螺丝钉精神译为"Screw Spirit",而2023年外文出版社新版采用"Unwavering Dedication",这种历时性译法演变恰如沙博理译介《水浒传》时强调的译者的笔尖需流淌时代脉搏”。

随后在青春践行·经验共话环节,张海熙分享了他寒假期间的支教经历,以英语为媒介,带领山区的孩子开阔国际视野,用英文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他说到:“在三尺讲台上的那一刻,如春风化雨,切身领会了‘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张海熙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随后的分组讨论展现专业特色:有小组提出建立雷锋语录平行语料库,收录1949年以来五个重要时期的权威英译本;也有小组建议开发“AI译雷锋小程序,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匹配公益翻译需求,这些方案既延续了科技翻译课程要求,又拓展了翻译技巧实战化的维度。光影铸魂·经典共鸣环节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全体团员面对党旗,用中英双语同步宣读《翻译生雷锋精神承诺书》,誓言让雷锋精神的国际传播既信且达。

此次活动开创了三维育人新模式:以语言为媒介架设文化传播之桥,以实践为载体培育奉献精神之根,以专业为依托构筑价值引领之塔,为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注入了新鲜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