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应翻译学院邀请,山东大学王震亚教授做客翻译学院2021年第1期(总363期)博雅论坛,于腾讯会议线上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一流学科建设与申报”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翻译学院副院长崔英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2018级、2019级和2020级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王震亚首先从个人教学历程入手,简要介绍了自己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成功经验,他引入了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强调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教育的问题。王震亚提出,多样化、学习化、个性化和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四个新特征,并且认为教育要从“金字塔”理论走向“五指山”理论,用学习革命推动质量革命。他阐释了“双万计划”的基本原则,强调坚持分类建设,坚持扶强扶特,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紧接着,王震亚介绍了如何正确认识一流课程,提出要推进课堂革命,强调理念新起来、教学优起来、课堂活起来、条件建起来。最后,王震亚总结了一流课程申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互动交流环节,王震亚细致耐心地回答了与会师生的问题,指出一流课程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血液注入到课程改革学习革命中来,切实地贯彻双万计划,真正做到教育向新向优发展。王震亚教授的报告内容新颖,层次清晰,极大开拓了与会者在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方面的研究思路。
王震亚,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主讲课程有设计史研究、设计思维。研究方向是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设计、感性工程学。科研项目: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基于工业设计的感性工程学研究》。主持山东省文化厅重点项目《艺术设计史体系研究》。主持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感性工程学的工程机械人机交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