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威海市翻译协会2024年年会暨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海洋话语研究”青苗论坛于外文楼316成功举办。翻译学院院长马文、翻译学院党委书记于燕臣、威海市翻译协会会长申富英、威海市外事办公室翻译中心主任董茜、翻译学院副院长黄秀国、威海市翻译协会部分会员、翻译学院部分师生等参加此次活动。
开幕式环节,马文代表翻译学院对各位参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充分肯定了翻译协会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翻译学院将继续支持翻译协会的各项工作、携手开创新局面。董茜代表协会主管单位致辞,感谢翻译学院长期以来对威海市的翻译工作和翻译活动的支持,她还着重强调了翻译工作在威海城市国际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申富英代表协会总结并介绍了过去一年翻译协会的工作成果,同时,未来翻译协会将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与发展平台,助力威海拓宽国际交流之路。
主旨报告环节,共有七位老师发言。郭全照老师以“‘忧郁’的跨媒介旅行——英国文艺复兴文学和美术中的‘英国病’”为题,介绍了西方的“忧郁”传统和历史沿革,并详细解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和美术领域的忧郁类型、语法和特征。徐高楠老师的发言题目是“海洋文学研究近二十年发展、问题和展望”,她首先追根溯源,论证了中国自古以来与海洋的紧密关联,继而介绍了中国海洋文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理论贡献,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为海洋文学研究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李晓丽老师做了题为“《中间通道》中跨洋奴隶贸易书写的自由主义批判”的分享,以查尔斯•约翰逊的《中间通道》为例,对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展开回溯性重塑,挖掘出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深远影响。陈啸老师以“15世纪西班牙帝国的海洋扩张与文化先行策略”为题,介绍了西班牙帝国以文学构筑“帝国想象”并强化殖民地控制的过程,揭示了政治强权携文化强权同行的规律。李蕊老师的讲座题为“帝国扩张与中国想象:莎剧《暴风雨》17-19世纪的海洋主题解读”,她介绍了四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对《暴风雨》中主题、概念、角色的解读以及引用的嬗变,揭示出伟大文学作品在与现实世界互动过程中展现出的深远影响力。张君老师以“多维视角下的海洋话语研究领域与方法”为题,收集并梳理了国内外海洋话语相关文献,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参考与借鉴。黄秀国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全球化、环境(非)正义与人的异化:《我们:幸存者》中的海洋书写研究”。她以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欧大旭的《我们,幸存者》为例,指出了全球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的环境破坏以及全球性的污染问题,并通过解读海洋意象进一步探讨了其中所隐喻的种族问题和阶级问题。
闭幕式环节,黄秀国致辞,她表示威海市翻译协会将进一步强化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充分担当行业引领职责,为威海市发展提供助力。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威海市翻译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学术素养,提升了翻译学院的学科与专业发展水平,加强了翻译学院与翻译协会的互动交流。翻译学院将与威海市翻译协会一道继续为威海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语言服务。